秋季温差大,一不留神宝宝就被感冒侵袭。
与此同时,很多患感冒的宝宝会不小心又增加了另一种疾病——中耳炎,这给家长带来更大的困扰。
那么,为什么宝宝易患中耳炎呢?
这与小儿耳部结构发育不完善易招感染有关。每个人鼻腔的后两侧各有一根咽鼓管和耳朵相通。咽鼓管有维持中耳气压平衡,引流中耳分泌物的作用。儿童咽鼓管较成年人短、平、宽,当患上呼吸道感染,或婴儿吐奶、呛咳及擤鼻涕用力太猛时,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,引起中耳炎。
每逢季节转换、气温下降时,小儿感冒增多,中耳炎的孩子也会增加,约八成中耳炎都是由感冒引起的,但并非每次感冒都会诱发中耳炎。此外,儿童患上急性中耳炎,还与鼻炎、鼻窦炎、腺样体肥大等有关。
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耳朵疼痛、化脓等症状消失就是痊愈了,不愿再带孩子治疗。
不要以为耳朵不痛了,急性中耳炎就好了。
急性中耳炎药物治疗起码要7天~10天。孩子的免疫力低,中耳炎容易反复发生,不痛以后还要治疗一段时间,经医生复查,确认鼓膜、鼓室正常,声阻抗检查正常才算痊愈。
小儿中耳炎的危害
听力下降。如果宝宝常常对声音反应迟钝,注意力不集中,学习成绩下降,需要家长马上带宝宝去就医。如果一只耳朵患病,另一只耳听力正常,可能会长期不被觉察,而在体检的时候被发现。
高烧等肢体症状。表现为发高烧,体温可达39℃~40℃,宝宝哭闹不安、听力下降和耳痛,同时伴有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。
预防小儿中耳炎的办法
提高婴幼儿的抵抗力,防止上呼吸道感染,可以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等。
半岁以内患上中耳炎的宝宝,有50%是因为吐奶、呛奶污染了咽鼓管所导致的。所以宝妈在喂养宝宝的时候,要养成正确的喂养姿势,不要平躺着喂奶。宝宝吃饱后应及时抱起让他打嗝,将空气吐出,防止宝宝吐奶时污染咽鼓管。
家长要看护好宝宝,防止宝宝玩耍而引起耳膜穿孔等外伤。同时培养宝宝清洁耳朵的好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