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孩子睡觉打呼噜
憋气,直接用嘴巴呼吸
很多家长不以为然
其实是患上了“腺样体肥大”
这种病非常常见
6-8岁是腺样体出现问题的高峰年龄,
多数是在小朋友耳朵不适时候检查出来的
患者就诊途中也走了很多弯路
不及时治疗会引起腺样体面容等问题

孩子睡觉长期鼻塞,用嘴呼吸,总惊醒,无法达到深睡眠,长期下去会影响面部正常发育,出现嘴唇、牙齿向外翘等情况,如上嘴唇向上翘,下嘴唇向下翘,这便是患上了腺样体肥大,进而引发的“腺样体面容”问题。
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腺样体肥大
腺样体肥大不但可以引起耳鼻咽喉科系统的改变,还可以引起消化系统、呼吸系统、神经系统的很多系统改变。
如果孩子出现下列这些情况,就要引起家长的重视:
○经常鼻塞流涕,睡觉打鼾,张口呼吸;
○或者反复感冒咳嗽,过敏性鼻炎加重,引起鼻窦炎,中耳炎甚至听力下降;
○甚至导致牙齿咬合畸形,面容相貌改变,脾气暴躁,注意力不集中;
○出现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停滞或智力发育迟滞等。
上述这些表现,很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引发的。
哪些检查可以确诊?
1.鼻咽纤维镜检查:
是一种便捷的检查方法,大多儿童都可以耐受检查。镜下可见鼻咽顶后壁可见腺样体增生肥大。
2.X线鼻咽侧位片等影像学检查:
通过影像间接显示腺样体的大小。通过鼻咽侧位片可以显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局限性增厚,气道受压呈细条状变窄,甚至闭塞。CT和MRI检查同样也可以显示腺样体的大小。
腺样体肥大需要手术吗?
腺样体肥大分轻、中、重三个程度。无论哪个程度,都要先尝试药物治疗看看能不能好转。重度患者,例如夜间明显憋气伴有呼吸暂停、频繁引起中耳炎、鼻窦炎,白天精神萎靡不振,记忆力下降,出现牙齿和面容改变,建议尽早手术。如果孩子经过治疗,睡眠有鼾声但不憋气,偶尔感冒伴有中耳炎、鼻窦炎经过药物很快好转,白天精力基本正常,学习成绩良好,这种情况可以暂时考虑不手术。
腺样体肥大手术需要全身麻醉,一般不建议两岁以下的孩子做。但在极端情况下,不手术会引起孩子呼吸困难影响生长发育,即使6个月的孩子也要积极考虑手术。有些研究显示,4岁以上的孩子切除腺样体,对免疫功能没有明显影响。如果不是紧急情况,可以考虑4岁以后再做手术。
如果家中孩子有上文中提到腺样体肥大带来的种种症状,应尽快干预,阻止疾病发展,守护宝宝的身心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