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前不久,医院推出了腺样体免费筛查活动,于是得到了很多家长的响应,趁机带着孩子到院检查一番。同一时间,也多了起来,有的是带着疑问咨询,
其实,早在十年前,大家对于“腺样体肥大”这个名词很陌生。现如今凡是有宝宝的家庭,大多对这个词都比较熟悉。
“腺样体肥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做这个检查首先选鼻咽喉片,侧位片效果又不好!毕竟是一个免疫器官,“动刀子”怎么行?我们都堵了,人家医院都只开了药观察,你们凭啥让做手术?”且看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儿童耳鼻喉科主任马玉龙细细道来……
什么是腺样体?
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,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,属于淋巴组织,表面呈桔瓣样。
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,出生后即存在,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,4-6岁时为增殖最旺盛的时期,青春期以后逐渐萎缩,到了成年期腺样体多已消失,所以腺样体肥常见于儿童。
腺样体是怎么变肥大的?
一方面可能是环境因素,更大可能是因为现在大家的健康意识提高了,以前也有很多,只是大家没有意识到,没有去纠正过。
腺样体检查到底该做电子鼻咽镜,还是侧位片?
鼻咽侧位片有少量辐射,但可以准确测出腺样体比例;电子鼻咽镜只能靠肉眼估计比例,肯定没有鼻咽侧位片准确,另外鼻咽镜是侵入性检查,镜子要伸入鼻腔,很多孩子怕痛苦接受不了。
鼻咽侧位片本来辐射不大,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还通过防“辐”围脖,防“辐”隔断加强保护,用心程度可见一斑!
腺样体毕竟是一个免疫器官,“动刀子”怎么行?
腺样体和扁桃体,在正常情况下的确是身体里的一道免疫系统,但当他们肥大后并不是。
比如孩子天天张口呼吸,病菌全从口里进入,让他们经常扁桃发炎,感冒发烧。而腺样体肥大对身体的影响几乎是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,会让孩子的整个发育都受到严重影响。
由于腺样体的肥大,导致咽鼓管咽口的受阻,从而容易引发分泌性中耳炎,严重的会导致耳鸣和听力减退。
当分泌物不断向下流时会刺激呼吸道粘膜,继而引起夜间阵咳,并引发气管炎。
再往严重说,腺样体肥大会呼吸不畅则可能导致胸廓畸形,而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会造成孩子内分泌功能紊乱,引起生长发育障碍,注意力不集中,情绪多变、夜惊、磨牙、盗汗、尿床等症状。
如果放任腺样体肥大而不管,腺样体面容是一定的。
长期张口呼吸的结果就是导致孩子面骨发育发生障碍,颌骨变长,腭骨高拱,牙列不齐,上切牙突出,唇厚,缺乏表情,即所谓的“腺样体面容”。
等孩子长大,腺样体就会萎缩,你却让我做手术?
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,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,常规的医学教材都说4岁到8岁期间是儿童腺样体生理性肥大的高峰期,10岁以后逐渐萎缩。但是萎缩的时间可能需要好多年,有的20岁左右还有残留。
而且即便真的萎缩了,成年以后小孩的骨骼都已经成型,腺样体面貌已形成,那个时候或许只有靠正颌手术解决(正颌手术是四级整容手术,风险性更大)。
人家医院都只开了药观察,你们凭啥让做手术?
首先肯定需要进行保守治疗,一般建议保守治疗三到四周;如果已经保守治疗过效果不好,我们建议手术。而且根据临床经验看,达到手术标准的(即腺体肥大堵塞鼻咽部通气道的60%),同时孩子出现了鼻咽部堵塞的相应症状,比如睡眠打呼噜、张口呼吸、反复鼻窦炎、分泌性中耳炎等。能保守治疗好的几乎很少。
写在最后:关于麻醉的问题
很多家长对全麻有强烈的抵触感,认为会让孩子变傻变笨,这绝对是以讹传讹。
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(FDA)认为,对儿童的在婴幼儿时期,重复应用或长时间使用全身麻醉和镇静药物,可能会影响儿童大脑的发育。医生应该为其权衡手术的风险和获益,若手术时间可能超过3小时的婴幼儿需要多次手术时,应与家长讨论。
注意两个前提:长时间或者重复应用,像腺样体这样的小剂量麻醉手术,我们利用等离子消融,达到“3分钟0出血”,意味着孩子刚刚睡着就清醒了,用药剂量非常小?
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儿童耳鼻喉科主任马玉龙温馨提醒:腺样体越早干预越好,三岁前可以尝试保守治疗,三岁后建议手术,千万别拖,更不要相信什么偏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