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疾性听力损失已占世界总人口的5.3%,约3.6亿。其中9%为儿童,约3200万。我国聋哑人占全部残疾人的27%,每年约6.5万名新生儿有严重听力障碍。目前,我们可将耳聋分为传导性耳聋、感音神经性耳聋及混合性聋。
耳部传音系统有外耳道、鼓膜、听骨链等。外界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分为气传导和骨传导两个途径。声波经外耳道,引起鼓膜振动及听骨链活动,使内耳淋巴液产生液波振动,该传声过程为声音在人体内常见的传导过程,称为空气传导。若声波是通过颅骨的振荡传入内耳,引起声音的感觉,称为骨传导。
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,骨传导不受影响,而空气传导途径中的传音结构改变或功能障碍,均可导致进入内耳的声能减弱,所造成的听力减退为传导性听力损失,称为传导性聋。对于传导性聋,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。如选择助听装置、重建外耳道、修补鼓膜、清除中耳病灶、重建听骨链等。
感音神经性聋是指耳蜗螺旋器病变,不能将声波变为神经兴奋,或神经及其中枢途径发生障碍不能将神经兴奋传入;或大脑皮质中枢病变不能分辨语言,由于初步的听力学检查不能将感应性聋、神经性聋和中枢性聋区分开来,因此统称感音神经性聋。如老年性聋、梅尼埃病、耳药物中毒聋、迷路炎、噪声损伤等。对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,没有特效药物,对于有足够残余听力的患者,可选用助听器。对于完全听不到的耳朵,考虑为重度、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,排除听神经瘤等耳蜗后病变,可以选择人工耳蜗。
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,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,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使患者获得听觉功能。那么,人工耳蜗的适应症有哪些呢?首先语前聋的患儿可以考虑人工耳蜗,即出生时即有耳聋或婴幼儿期耳聋,先天性聋、遗传性聋、药物性聋、脑膜炎后耳聋等,应该尽早植入人工耳蜗以免因聋致哑。其次,语后聋的患儿,即学会说话后耳聋的患儿也适合选择人工耳蜗。另外,老年性聋,若助听器不能有效补偿也可植入人工耳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