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治疗,声音嘶哑的马老师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清脆声音,但是作为老师的马女士依然担心自己会不会再次长出“小结”,到底该如何预防嗓音疾病的发生呢?
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,声带在我们说话的时候,平均每秒要振动200次左右,如果我们连续说上一个小时,声带就要振动72万次。声带承担了这么多的工作量,如果长时间超出您的能力范围,您声带就容易发生病变,出现嗓音疾病。
保护嗓子,要从科学的用嗓开始
————科学用嗓————
●避免过度用声。出现声嘶及疲劳时,注意声休息;身体不适时减少用声。
●发声时避免声音过大或过小。避免不良的发声习惯,如尖叫、耳语等。
●练习呼吸技巧。说话或唱歌时,避免表浅呼吸,使用胸腹联合的深呼吸。
●避免在嘈杂环境下用声。如在展区、教室或运动室等情况允许时,考虑使用麦克风。
●不要用力清喉咙或咳嗽。
保护嗓子,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
————健康生活方式————
●不要吸烟并避免吸二手烟。
●避免吃辛辣食物。保证全谷物、水果和蔬菜的摄入。
●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或其他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漱口水。
●多休息,本身体质较差,更容易出现咽喉部问题。
●规律运动。可以增加肺活量来增加音量,以减少用力嘶喊的需要。
●持续出现反酸烧心症状时,请注意饮食及服用药物。
保护嗓子,还可以这样做
————嗓音热身————
●缓慢呼吸,放松胸部、腹部。
●放松下颌及颈部,可协助按摩双颊及颈肩部。
●用嘴唇颤动,发“b”音,放松唇部。
●用软腭颤动,发“r”音,配合调节呼吸。
●发“汽笛样的嗡鸣声”,调节共鸣腔。
●轻声哼唱,配合呼吸。
●调整呼吸,慢慢平静。
通过这些热身活动,能够更好的放松喉部,并锻炼辅助肌肉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