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爱好,就算耳朵不痒,也喜欢拿着挖耳勺或者棉签伸进耳朵里搅一搅,简单那几下,感觉人生到达了巅峰。
英国一名31岁的男子就痴迷这种舒爽的体验,没想到的是,就是因为这个爱好,这种一掏一时爽的feel,导致他颅内感染,引发癫痫。
英国《都市日报》14日报道,这名男子用棉签掏耳朵时不慎把一点棉絮落在耳道内引起感染,逐渐蔓延至大脑,从而引发癫痫。男子的主治医生、耳鼻喉专家亚历山大·查尔顿说,患者出现坏死性外耳道炎,癫痫发作可能由感染产生的毒性或者对大脑的压力引起。
所幸,在经过手术、住院以及一系列的药物治疗后,这名男子的听力和大脑组织没有留下后遗症。
国内,一彭女士也是掏耳爱好者,这不她还特意在网上购买了“专业”的采耳工具——一头是挖勺,一头带着长长的彩色毛,看起来是既好看又实用。
没想到,用了几个月后,彭女士的耳朵里竟然长出了诡异绿毛,看起来就像是耳朵发霉的样子,让彭女士惊讶又恐惧。
去了医院才发现,罪魁祸首就是那根挖耳勺,当彭女士掏得过瘾的时候,另一头的绿毛不知不觉就跑进耳朵,在耳朵里安营扎寨。再存在久一点,它很有可能就会跟耳道黏连,不仅增加清理难度,还有可能造成耳道发炎、耳鸣、听力下降的严重后果。
这种新闻屡见不鲜,对于挖耳朵,大家都知道不能乱挖,但是又忍不住不挖,毕竟掏耳朵被称为民间传说中的三大快活事之一,其魅力让人们乐此不疲。
当然也有一些人,他们就是不爱掏耳朵,可以说他们自制力强,也可以说他们无暇享受,反正他们可以好几年,甚至好几十年不掏耳朵。于是这样的新闻又出来了:
掏耳朵出问题,不掏耳朵也不行,所以到底是掏还是不掏?回答这个问题前,我们首先要搞清楚,我们平常掏耳朵,掏的到底是什么?
我们一般称为耳屎或者耳垢,专业的名称是耵聍。我们的外耳道皮肤中有许多汗腺及皮脂腺,它们不断地分泌液体至外耳道中,这些液体量很少,但黏性很大,能将灰尘及皮肤的脱硝粘在一起,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聚即形成耳垢。
这些耳垢聚集在外耳道中,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,平时借助咀嚼、张口等运动,多自行排出,所以很多人一辈子不掏耳朵也没什么问题。
但是事情往往没有那么完美,有的人患有外耳道炎、湿疹,或者在灰尘较多的空气中工作等情况使耳朵受刺激,致耳垢分泌过多;还有一部分人外耳道狭窄、瘢痕、肿瘤、异物存留等阻碍耳垢排出,这些现象都可使耳垢逐渐凝聚成团,阻塞外耳道,引起眩晕、耳鸣及听力减退。
这时,耳朵就不得不掏了。不仅要掏,还要采取正确的方法,以免耳垢没取出还雪上加霜加重耳朵的堵塞程度。以下是掏耳朵时,必须要注意的问题:
1、不要直接用手指甲、发夹、钥匙等尖锐物品挖,稍不小心就会刺破外耳道皮肤,导致外耳道发炎、肿胀以及剧痛;也不要用棉签掏,容易将耳垢推向耳道深处,造成阻塞;
2、不能太过频繁的挖,会引起破损导致感染。
3、服务场所忌挖耳。很多洗头店或者是按摩店都会有掏耳服务,虽然舒服,卫生状况却堪忧。因为他们使用的掏耳工具很少进行消毒,彻底消毒就更难了,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。
4、可以用棉球,或者将棉签的棉花稍稍拉长,放在温水中浸泡,然后挤干。之后耳朵朝下,把棉球放入耳朵内轻轻旋转,随后将棉球轻轻取出,耳垢就会被带出。
5、最稳妥的方法还是去医院找医生,他们有专业的仪器设备,既能把耳垢安全取出,还能做个全面的诊断。